Mate 80还没出,居然就有博主放出Mate 90的料了。
本以为大家还在为华为Mate 80系列做各种猜测,结果有博主直接跳过一步,放出一波关于Mate 90 Pro的核心参数爆料,瞬间把所有人的注意力拉满。
说真的,这节奏太反常了。以前都是等一代发布完,下一代才慢慢开始流传风声。现在倒好,Mate 80还吊着胃口,Mate 90就已经冲上热搜了。
而这次爆出来的不是边角料,而是一个相当炸裂的点:Mate 90 Pro有望首发国产屏下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。
简单讲,就是把苹果赖以为傲的Face ID,做到了“真正隐藏”的级别——不用刘海,不靠挖孔,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完成完整的3D人脸建模和解锁支付操作。
这不是升级,这是质变。
我先说明一下背景。过去这些年,安卓阵营在屏下摄像头这件事上没少下功夫,从ZTE努比亚、vivo再到小米,各家都做过尝试,但大多停留在“能用但不敢主推”的阶段。自拍模糊、识别慢、穿孔区域发灰,这些问题都没解决彻底。
但3D结构光不是一般的前摄。这是涉及安全认证、支付系统、深度建模的复杂模组,一旦做不好,不仅是体验问题,甚至可能触及隐私和金融安全底线。
也正因为它“太敏感”,苹果才一直宁愿留着刘海、缩个灵动岛,也没敢贸然上屏下Face ID。
你再看华为。从Mate 20 Pro那代开始就一直在坚持3D结构光路线,到现在已经是连续第六代产品保留这个方案了。这种长线打磨、持续迭代,不是一般厂商能吃下来的苦。
而现在,有爆料称Mate 90 Pro已经完成国产屏下3D结构光模组的实验室调试,进度超出预期。甚至有可能在正式发布时,成为全球首款真正意义上的“全隐藏式3D人脸识别”手机。
这个“首款”两个字不是虚头巴脑的宣传,而是真·技术门槛极高的突破。
你想象一下,一块完整的OLED屏幕,不开孔、不刘海,但能精准还原你脸部上万个点的三维信息,而且能刷脸支付,能刷脸解锁。那不仅仅是好看,而是整个生物识别行业的一次升级换代。
而关键是,这一次——华为领先了苹果一整代。
根据多家海外供应链消息,苹果最快要等到iPhone 18 Pro(也就是2026年)才会在Pro机型上尝试屏下Face ID,而且目前还只是缩小灵动岛的“半隐藏”形式,想做到“彻底无孔”,保守预计2029年以后。
也就是说,如果Mate 90 Pro顺利发布并量产,那华为会成为全球唯一一家能在2025年就把“屏下结构光”产品化的手机品牌。
这背后不仅是屏幕透光率、模组体积、识别精度的突破,更重要的是华为在算法层面和生态层面的深度整合。比如HarmonyOS本身就对系统底层权限掌控得极细,所以能做到软硬协同式的识别加速和安全冗余。
这也是为什么,同样是3D结构光,别人只能做“解锁”,而华为却能做到“金融级安全”,能在微信、支付宝直接刷脸支付。
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这也是国产供应链的一次重要突破——这套屏下结构光模组是“国产自产自研”的组合方案,不是海外拿货组装,而是真正意义上把核心技术留在了国内。
如果这条路线跑通了,不仅对华为是大好事,对于整个安卓阵营来说也是重新洗牌的机会。
就像当年苹果刚上Face ID那会儿,安卓厂商一窝蜂模仿刘海、做3D结构光,后来大多数都放弃了。现在,华为靠着十年如一日的坚持,走出一条“无孔+安全+支付”三重结合的技术闭环,那行业格局可能又要变天。
我知道有人可能会说,“屏下3D人脸识别听起来很先进,但用处不大吧?我用指纹也够了。”但我要说,技术从来不是一上来就全民刚需。Face ID刚出来的时候,也没人觉得非它不可,但现在你试试拿iPhone锁屏去扫码,点外卖、进地铁、刷支付,你会发现——有它,日常就是顺手一百倍。
如果未来安卓这边也能做到息屏秒解锁、支付秒识别、不怕光线干扰、不怕妆容遮挡、不怕湿手误触,那才是真正的体验革命。
所以,Mate 90 Pro这一波,远不止是“暴击苹果”那么简单,它很可能是在重新定义下一代旗舰的门槛。
而真正被“卷怕了”的,可能是那些靠参数拼配置、没有技术积累的安卓厂商。
最后一个问题,大家应该都很关心:这项技术会不会下放?会不会搭配卫星通信、鸿蒙NEXT、麒麟芯片一起上?
我的判断是,不排除组合拳可能。但这套屏下结构光模组,目前量产难度仍在,不太可能一上来全线普及,Mate 90 Pro很可能是“独享待遇”。
如果你是数码发烧友,这一代Mate,值得等等。